内容为王 外链为皇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类别分类: 卫生和社会服务 >> 心理健康服务

域名网址: https://www.pcs.tsinghua.edu.cn/

网站描述: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是国内顶尖的心理学研究和教育机构,提供心理学专业的教育、科研、心理咨询等服务,致力于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网站截图

关键词: 心理学教育与研究

网页编码: 269

添加日期: 2025年05月02日

SEO综合查询:

全站概况

新闻动态

该板块聚焦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的重要动态。在2024年4月18日,清华大学迎来重要时刻,于主楼后厅举行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成立大会,这不仅是学校加强学科建设的关键一步,更是着眼服务国家战略、关切人类发展的重要部署。2025年5月24日至25日,“AI时代下的心理认知前沿——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博士生学术论坛暨清华大学第797期博士生学术论坛”在雄安科创中心举办,此论坛由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办,雄安新区科学园管理委员会协办。这些新闻展示了该系在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体现了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动心理与认知科学领域发展的决心和实力。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板块涵盖了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的各类重要信息。其中包括2025年应用心理硕士(MAP) (认知智能项目) 专业学位招生简章,为有志于该领域深造的学生提供了重要指引。还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校长研讨会会议通知,体现了该系对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视。同时,该板块还包含了众多学术沙龙预告,如弭元元课题组、宛小昂课题组等,为师生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促进了学科内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此外,还有讲座预告,涉及大脑的层次结构、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等多个前沿话题,丰富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板块展示了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丰硕的科研成果。彭凯平课题组在《Tourism Management》发表论文《“看开点”预测景点吸引力:物理广度和语境广度的作用》,从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旅游领域的心理现象。张丹课题组在iScience发表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情绪推断能力机制研究,紧跟人工智能时代的步伐,探索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牟文婷课题组与美国大学合作揭示精神分裂型人格和自闭症谱系的表型重叠,为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科研成果涉及多个研究方向,体现了该系在心理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广泛探索和深入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资队伍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围绕“认知与智能”和“社会与健康”两大方向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教职员工近50人(含博士后)。教授团队涵盖了多个研究领域,如类比推理的形成与发展、情绪与决策、人工智能的认知神经基础等。副教授和讲师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深入的探索。荣休教师虽已离开教学岗位,但他们为系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系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既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又有年轻有为的副教授和讲师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通过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意识起源、智能本质等基础研究,构建和完善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努力推动人类心理健康。该系注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加强基础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心理与认知科学的本质,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板块体现了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的社会责任感。第一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培训班圆满完成,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支持。招募临床抑郁参试者|“心花”一期:移空疗法心理干预研究,为抑郁症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实践机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培训班(第一期) 招生简章(线下教学方式),继续为更多人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该系通过这些社会服务活动,将学科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联系方式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提供了详细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为010 – 62788812,方便外界进行咨询和沟通。邮箱为[email protected],可用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吕大龙楼,邮编为100084。这些联系方式为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与该系的沟通提供了便利,有助于促进系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相关网站推荐